死綏
詞語 | 死綏 |
---|---|
拼音 | sǐ suí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謂軍隊敗退,;將領應當治罪?!度龂尽の褐尽の涞奂o》:“《司馬法》‘將軍死綏’……是古之將者,軍破于外,而家受罪于內也。自命將征行,但賞功而不罰罪,非國典也。其令諸將出征,敗軍者抵罪,失利者免官爵。”《舊唐書·忠義傳下·李源》:“《禮》著死綏,《傳》稱握節,捐生守位,取重人倫?!?br />(二)、效死沙場。唐 杜牧《聞慶州趙縱使君與黨項戰中箭身死長句》:“死綏卻是古來有,驍將自驚今日無。”《資治通鑒·唐德宗興元元年》:“上有掣肘之譏,下無死綏之志。”《明史·王元翰傳》:“平居凍餒,脫巾可虞,有事怨憤,死綏無望。塞北之患未可知也?!?br />(三)、指死于戰事者。唐 陳子昂《為副大總管屯營大將軍蘇宏暉謝表》:“遂得齒劍餘魂,更參授鉞之任;死綏之魄,復同挾纊之恩。”清 陳康祺《郎潛紀聞》卷十一:“方振聲 以縣丞謚‘義烈’,俱照知府例卹,則皆出特恩。蓋我圣朝崇奬死綏不遺微末如此也?!?h2>解釋:(一)、謂軍隊敗退,;將領應當治罪。
《三國志·魏志·武帝紀》:“《司馬法》‘將軍死綏’……是古之將者,軍破于外,而家受罪于內也。自命將征行,但賞功而不罰罪,非國典也。其令諸將出征,敗軍者抵罪,失利者免官爵。”《舊唐書·忠義傳下·李源》:“《禮》著死綏,《傳》稱握節,捐生守位,取重人倫?!?/p>
(二)、效死沙場。
唐 杜牧 《聞慶州趙縱使君與黨項戰中箭身死長句》:“死綏卻是古來有,驍將自驚今日無。”《資治通鑒·唐德宗興元元年》:“上有掣肘之譏,下無死綏之志。”《明史·王元翰傳》:“平居凍餒,脫巾可虞,有事怨憤,死綏無望。塞北之患未可知也。”
(三)、指死于戰事者。
唐 陳子昂 《為副大總管屯營大將軍蘇宏暉謝表》:“遂得齒劍餘魂,更參授鉞之任;死綏之魄,復同挾纊之恩。”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十一:“ 方振聲 以縣丞謚‘義烈’,俱照知府例卹,則皆出特恩。蓋我圣朝崇奬死綏不遺微末如此也?!?/p>
釋義:
1.謂軍隊敗退,;將領應當治罪。 2.效死沙場。 3.指死于戰事者。
相關詞語:
打死虎愛生惡死半死不活豹死留皮不死不活不知死活百死一生半死半生半死辣活不顧死活不得其死長生不死出生入死垂死掙扎出入生死出死斷亡出死入生大難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