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勷
詞語 | 匡勷 |
---|---|
拼音 | kuāng rá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幫助;輔助。(二)、惶遽不安貌。
解釋:
(一)、幫助;輔助。
清 沉濤 《瑟榭叢談》卷下:“余整飭書院,捐置義冢諸事,皆賴其匡勷之力。” 清 夏燮 《中西紀事·粵民義師》:“該處商民深明大義,捐貲御侮,紳士實力匡勷,入城之議已寢。”
(二)、惶遽不安貌。
清 黃宗羲 《子劉子行狀上》:“單丁下戶,則緩其銜轡,周其情隱;雖兵革匡勷,皆有恃而不恐。”
釋義:
1.幫助;輔助。 2.惶遽不安貌。
相關詞語:
蠶績蟹匡濟世匡時九合一匡匡救彌縫匡亂反正匡時濟世匡時濟俗匡鼎解頤匡國濟時匡衡鑿壁匡謬正俗匡其不逮匡俗濟時戎馬劻勷順美匡惡蟹匡蟬緌析疑匡謬一匡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