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地
詞語 | 中地 |
---|---|
拼音 | zhōng dì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指土質中等的土地。(二)、中原;中國。
(三)、中心;中央。
(四)、指中部地區。
(五)、適應各種土壤。
(六)、指命中之處。
(七)、及至于地。
解釋:
(一)、指土質中等的土地。
《周禮·地官·小司徒》:“中地,家六人,可任也者,二家五人。”《管子·乘馬》:“上地方八十里與下地方百二十里,通於中地方百里。”《后漢書·仲長統傳》:“今者土廣民稀,中地未墾。” 李賢 注:“上田已耕,唯中地以下未也。”
(二)、中原;中國。
《魏書·崔浩傳》:“ 太祖 用漠北醇樸之人,南入中地,變風易俗,化洽四海。”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飲茶》:“始自中地,流于塞外。”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資政新篇》:“中地素以驕奢之習為寶,或詩畫美艷,金玉精奇,非一無可取,第是寶之下者也。”
(三)、中心;中央。
南朝 陳后主 《洛陽道》詩之三:“建都開 洛 汭,中地乃城陽。”《舊唐書·禮儀志一》:“立秋后十八日迎黃靈於中地,祭 黃帝 。”
(四)、指中部地區。
清 梅曾亮 《王剛節公家傳》:“兩 廣 總督檄以兵控兩省中地。”
(五)、適應各種土壤。
《周禮·考工記·車人》:“倨句磬折,謂之中地。” 鄭玄 注:“中地之耒,其疵與直者如磬折,則調矣。” 孫詒讓 正義引 戴震 曰:“中地謂無不宜也。宜堅不宜柔,宜柔不宜堅為不中地;利推不利發,利發不利推為不中地。”
(六)、指命中之處。
《莊子·德充符》:“游於 羿 之彀中。中央者,中地也;然而不中者,命也。”
(七)、及至于地。
《淮南子·俶真訓》:“今夫冶工鑄器,金踴躍於罏中,必有波溢而播棄者,其中地而凝滯,亦有以象於物者矣。”
釋義:
【解釋及出處】
造句:
1、 讓我們建議處在危機之中的人:不要把精力如此集中地放在所涉入的危險和困難上,相反要集中在機會上,因為危機中總是存在著機會。
2、 看到電視報道中地震災區各種人的不同行為,我百感交集。
相關詞語:
杯中物刮地皮卷地皮肉中刺眼中釘哀感天地哀感中年哀天叫地安身之地暗中摸索阿鼻地獄阿毗地獄哀鴻遍地暗箭中人拔地搖山拔地倚天百發百中必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