駁犀
詞語 | 駁犀 |
---|---|
拼音 | bó xī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亦作“駮犀”。斑犀。《東漢觀記·陳遵傳》:“ 陳遵 破 匈奴 ,詔賜駮犀劍。” 吳樹平 校注:“駮犀劍三字原誤作‘駭犀劍’, 姚 本作‘駮犀劍’, 陳禹謨 刻本《書鈔》同……駮犀劍,即以斑犀為裝飾的劍。此條《編珠》卷二引作‘ 光武 賜 陳導(dǎo) 駭犀劍’,《御覽》卷三四二引作‘ 光武 有駭犀之劍,以賜 陳遵 ’,所引皆有訛誤。”《后漢書·馮魴傳》:“帝嘗幸其府,留飲十許日,賜駁犀具劍、佩刀、紫艾綬、玉玦各一。” 李賢 注:“以班犀飾劍也。”解釋:
(一)、亦作“駮犀”。斑犀。
《東漢觀記·陳遵傳》:“ 陳遵 破 匈奴 ,詔賜駮犀劍。” 吳樹平 校注:“駮犀劍三字原誤作‘駭犀劍’, 姚 本作‘駮犀劍’, 陳禹謨 刻本《書鈔》同……駮犀劍,即以斑犀為裝飾的劍。此條《編珠》卷二引作‘ 光武 賜 陳導(dǎo) 駭犀劍’,《御覽》卷三四二引作‘ 光武 有駭犀之劍,以賜 陳遵 ’,所引皆有訛誤。”《后漢書·馮魴傳》:“帝嘗幸其府,留飲十許日,賜駁犀具劍、佩刀、紫艾綬、玉玦各一。” 李賢 注:“以班犀飾劍也。”
釋義:
1.亦作"駁犀"。 2.斑犀。
相關(guān)詞語:
拔犀擢象斑駁陸離班駁陸離不值一駁陸離斑駁燒犀觀火束貝含犀犀角燭怪犀牛望月犀頂龜文犀顱玉頰犀燃燭照犀照牛渚牙簽犀軸一點靈犀拽象拖犀心有靈犀一點通一點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