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律
詞語 | 講律 |
---|---|
拼音 | jiǎng lǜ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講宣佛教戒律。南朝 梁 慧皎《高僧傳·明律·智稱》:“遇 穎公 於 興皇 講律,稱 諮決隱遠(yuǎn),發(fā)言中詣。”唐 道宣《續(xù)高僧傳·義解三·法朗》:“就 大明寺 寶誌禪師 受諸禪法,兼聽此寺 彖律師 講律本文。”唐 柳宗元《南岳大明寺律和尚碑》:“乾元 元年,又命 衡山 立‘毗尼藏’,詔選講律僧七人,師應(yīng)其數(shù)。”解釋:
(一)、講宣佛教戒律。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明律·智稱》:“遇 穎公 於 興皇 講律, 稱 諮決隱遠(yuǎn),發(fā)言中詣。” 唐 道宣 《續(xù)高僧傳·義解三·法朗》:“就 大明寺 寶誌禪師 受諸禪法,兼聽此寺 彖律師 講律本文。” 唐 柳宗元 《南岳大明寺律和尚碑》:“ 乾元 元年,又命 衡山 立‘毗尼藏’,詔選講律僧七人,師應(yīng)其數(shù)。”
釋義:
講律,讀音為jiǎng lǜ ㄐㄧㄤˇ ㄌㄩˋ,是一個(gè)漢語詞語,意思是講宣佛教戒律。
相關(guān)詞語:
抱令守律出出律律東風(fēng)入律方頭不律高頭講章講經(jīng)說法講信修睦金科玉律講古論今講是說非講文張字踐律蹈禮口講指畫蠻不講理千篇一律清規(guī)戒律千古一律千年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