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尊
詞語 | 出尊 |
---|---|
拼音 | chū zū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亦作“出樽”。古代國君與貴賓宴飲,尊在兩楹間,坫在尊之南,獻酬皆自尊南出,故稱。(二)、指出尊之地。
解釋:
(一)、亦作“ 出樽 ”。古代國君與貴賓宴飲,尊在兩楹間,坫在尊之南,獻酬皆自尊南出,故稱。
《禮記·明堂位》:“山節、藻棁、復廟、重檐、刮楹、達鄉、反坫、出尊、崇坫、康圭、疏屏、天子之廟飾也。” 孔穎達 疏:“出尊者,尊在兩楹間,坫在尊南,故云出尊。”《隋書·牛弘傳》:“丈八之室,神位有三,加以簠簋邊豆,牛羊之俎,四海九州美物咸設,復須席上升歌,出樽反坫,揖讓升降,亦以隘矣。”
(二)、指出尊之地。
《穆天子傳》卷五:“ 許男 不敢辭,升坐於出尊,乃用宴樂。天子賜 許男 駿馬十六, 許男 降再拜空首,乃升平坐。及暮,天子遣 許男 歸。” 郭璞 注:“坐之於尊邊,使為酒魁,欲以盡歡酣也。”
釋義:
1.亦作"出樽"。 2.古代國君與貴賓宴飲,尊在兩楹間,坫在尊之南,獻酬皆自尊南出,故稱。 3.指出尊之地。
相關詞語:
愛如己出安富尊榮鰲里奪尊拔萃出群半路出家抱甕出灌北斗之尊悖入悖出別出機杼別出心裁不出所料拔群出萃拔叢出類拔萃出類鼻端出火鼻頭出火閉門不出別出手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