躐行
詞語 | 躐行 |
---|---|
拼音 | liè xíng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殷代貴族的一種葬禮。謂靈柩經(jīng)過行(路神)壇,如生時祈求途中安穩(wěn)。(二)、超越行列。
解釋:
(一)、殷 代貴族的一種葬禮。謂靈柩經(jīng)過行(路神)壇,如生時祈求途中安穩(wěn)。
《禮記·檀弓上》:“及葬,毀宗躐行,出于大門, 殷 道也。” 鄭玄 注:“毀宗,毀廟門之西而出。行神之位在廟門之外。” 孔穎達 疏:“ 殷 人殯於廟,至葬,柩出,毀廟門西邊墻而出于大門……二則行神之位在廟門西邊,當所毀宗之外。若生時出行,則為壇幣告行神,告竟,車躐行壇上而出,使道中安穩(wěn)如在壇。今嚮毀宗處出,仍得躐此行壇,如生時之出也。故云毀宗躐行,出于大門也。”
(二)、超越行列。
唐 馬總 《意林·干子》:“勢弱于己,則虎步而凌之;勢強于己,則躐行而事之。此姦雄之才也,亦且小人。”
釋義:
躐行,拼音liè xíng,超越行列。
相關(guān)詞語:
按轡徐行按行自抑敗德辱行倍日并行便宜行事兵行詭道并行不悖步線行針霸道橫行班功行賞半路修行倍道而行倍道兼行便宜施行不護細行不拘細行跛行千里不矜細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