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曹
詞語 | 功曹 |
---|---|
拼音 | gōng cáo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官名。(二)、吐綬鳥的別名。
解釋:
(一)、官名。
漢 代郡守有功曹史,簡稱功曹,除掌人事外,得以參預(yù)一郡的政務(wù)。 北齊 后稱功曹參軍。 唐 時,在府的稱為功曹參軍,在州的稱為司功。
(二)、吐綬鳥的別名。
晉 崔豹 《古今注·鳥獸》:“吐綬鳥,一名功曹。”
釋義:
古代官職官名。亦稱功曹史。西漢始置,(秦代即有此官職,如沛縣功曹,姓蕭名何,與邦同鄉(xiāng),熟諳法律。)為郡守、縣令的主要佐吏。主管考察記錄業(yè)績。東漢各州亦有功曹,而名稱略有變更。屬司隸校尉者稱功曹從事,下設(shè)門功曹書佐等協(xié)助處理選用人員等事。其他的功曹從事改稱治中從事(見“治中”),屬員仍稱功曹書佐。歷代沿置。兩晉、南北朝多改稱西曹,也有并設(shè)西曹、功曹,官名有功曹從事、功曹史、西曹書佐、西曹參軍等。北齊州府有功曹參軍事,郡守的屬官稱功曹。隋煬帝廢州置郡,改功曹為書佐。唐在王府、都督府等設(shè)功曹參軍事諸州稱司功參軍事。功曹權(quán)力,在漢代最盛。郡之功曹,除人事外,常能與聞一郡政務(wù)。司隸校尉之功曹從事亦然,實為長官助理。魏、晉起,功曹僅理本署之事。
造句:
1、其中6號墓為西漢東海郡功曹史師饒的墓葬,卒葬于公元前10年。
2、后來總算當(dāng)上了典農(nóng)功曹,幫助管理屯田。
相關(guān)詞語:
不賞之功不世之功拔劍論功班功行賞稱德度功尺寸之功曹社之謀稱功頌德酬功給效處實效功大功告成戴罪立功德言容功頓學(xué)累功大功畢成帶罪立功德容言功鈍學(xué)累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