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筯
詞語 | 犀筯 |
---|---|
拼音 | xī zhù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用犀角制成的筷子。 唐 杜甫 《麗人行》:“犀筯厭飫久未下,鸞刀縷切空紛綸。” 明 高明 《琵琶記·春宴杏園》:“金盤犀筯光錯落,掩映龍鳳珍羞。”《剪燈馀話·田洙遇薛濤聯句記》:“熊掌停犀筯,酥湯進蜜脾。”解釋:
(一)、用犀角制成的筷子。
唐 杜甫 《麗人行》:“犀筯厭飫久未下,鸞刀縷切空紛綸。” 明 高明 《琵琶記·春宴杏園》:“金盤犀筯光錯落,掩映龍鳳珍羞。”《剪燈馀話·田洙遇薛濤聯句記》:“熊掌停犀筯,酥湯進蜜脾。”
釋義:
1.用犀角制成的筷子。
相關詞語:
拔犀擢象燒犀觀火束貝含犀犀角燭怪犀牛望月犀頂龜文犀顱玉頰犀燃燭照犀照牛渚牙簽犀軸一點靈犀拽象拖犀心有靈犀一點通一點犀通心有靈犀燃犀溫嶠齒如瓠犀牛渚燃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