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押
詞語 | 判押 |
---|---|
拼音 | pàn yā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在公文上簽字畫押。解釋:
(一)、在公文上簽字畫押。
宋 朱熹 《答黃直卿書》:“致仕文字為眾 楚 所咻,費了無限口頰,今方得州府判押。”《宋史·陳恕傳》:“ 準 即檢尋 恕 前后改革興立之事,類以為冊,及以所出榜,別用新板,躬至 恕 第請判押。”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六章第一節:“清平官中一人為內算官,凡有文書,便代國王判押處置。”
釋義:
判押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pàn yā ,是指在公文上簽字畫押。
相關詞語:
判若鴻溝判若兩人判若天淵判若云泥批紅判白判然不同判若水火天地剖判五鬼鬧判析珪判野天壤之判判冤決獄復合判斷判若黑白南山可移,判不可搖相判云泥判若兩途判然兩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