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體
詞語 | 遺體 |
---|---|
拼音 | yí tǐ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死者的尸體向遺體告別指自己的身體,古人認為自身為父母的遺體解釋:
(一)、亦作“ 遺躰 ”。舊謂子女的身體為父母所生,因稱子女的身體為父母的“遺體”。
《禮記·祭義》:“身也者,父母之遺體也。”《大戴禮記·曾子大孝》:“身者,親之遺躰也。”一本作“ 遺體 ”。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兄弟》:“愛先人之遺體,惜己身之分氣,非兄弟何念哉?”《天雨花》第六回:“險將父母遺體,斷送妖狐手內。”
(二)、即親生子。
《漢書·霍光傳》:“ 中孺 ( 霍中孺 )趨入拜謁,將軍迎拜,因跪曰:‘ 去病 不早自知為大人遺體也。’”《太平廣記》卷三二一引 南朝 宋 劉義慶 《幽明錄》:“上郡 胡馥之 ,娶婦 李氏 ,十餘年無子而婦卒,哭之慟:‘汝竟無遺體,怨酷何深!’” 宋 周密 《齊東野語·朱墨史》:“及 梁師成 用事,自謂 蘇氏 遺體,頗招延 元祐 諸家子孫,若 范溫 、 秦湛 之徒。” 清 王士禛 《香祖筆記》卷六:“ 馮祭酒 具區 《跋孫覿尚書尺牘》云:‘ 陽羨 孫老 得 東坡 棄婢而生尚書,實 坡公 遺體。’予跋《鴻慶集》既辯之矣。”
(三)、猶身體。
晉 葛洪 《抱樸子·逸民》:“或有乘危冒嶮,投死忘生,棄遺體於萬仞之下,邀榮華於一朝之間,比夫輕四海愛脛毛之士,何其緬然邪!” 宋 梅堯臣 《道旁虎跡行》:“傷哉此遺體,冒險輕百金。”《西游記》第七九回:“ 沙僧 道:‘朝士休怪丑陋,我等乃是生成的遺體。若我師父,來見了我師兄,他就俊了。’”
(四)、指所尊敬的人的尸體。
唐 李商隱 《為王侍御瓘謝宣吊并賻贈表》:“降憫惻於上公,厚賻禮於遺體。” 元 虞集 《考思亭記》:“墓也者,遺體之所藏也。”《說唐》第四二回:“ 柴紹 放聲大哭,只得殮了 元霸 遺體,連同他的遺物和玉璽降表,回轉 長安 。” 魏巍 《東方》第四部第十七章:“不一時,又找到了四位烈士的遺體。”
(五)、指以前遺留下來的形體、式樣。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練字》:“《倉頡》者, 李斯 之所輯,而鳥籀之遺體也。”
釋義:
1.見"遺體"。
造句:
1、我愿意死在一個酒店,遺體旁邊放上幾瓶好酒,等天使來迎接我時,可以知道上帝對我是多么地恩寵!
2、他把自己的遺體捐獻給了醫藥事業。
相關詞語:
暴露無遺遍體鱗傷補過拾遺補闕拾遺不成體統不識大體不遺余力卑身賤體卑身屈體膘肥體壯不遺寸長不遺巨細不遺馀力滄海遺珠稱體載衣赤身露體策無遺算赤身裸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