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壇
詞語 | 登壇 |
---|---|
拼音 | dēng tá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登上壇場。古時會盟、祭祀、帝王即位、拜將,多設壇場,舉行隆重的儀式。(二)、走上講臺。
(三)、借指某種事物開始出現。
解釋:
(一)、登上壇場。古時會盟、祭祀、帝王即位、拜將,多設壇場,舉行隆重的儀式。
《三國志·魏志·臧洪傳》:“昔 張景明 親登壇喢血,奉辭奔走,卒使 韓牧 讓印,主人得地。”《文選·陸倕<石闕銘>序》:“命旅致屯云之應,登壇有降火之祥。” 李善 注:“登壇,祭天也。”《文選·袁宏<三國名臣序贊>》:“然而杜門不用,登壇受譏。” 李善 注:“《江表傳》曰:‘ 權 既即尊位,請會百官,歸功 周瑜 ……’然登壇,即位之時也。”《后漢書·獻帝紀》“皇帝遜位, 魏王 丕 稱天子” 李賢 注引 晉 袁曄 《獻帝春秋》:“乃為壇於 繁陽 故城, 魏王 登壇,受皇帝璽綬。”《晉書·謝安傳》:“及 宋 受禪, 謝晦 謂 劉裕 曰:‘陛下應天受命,登壇日恨不得 謝益壽 奉璽紱。’”《史記·淮陰侯列傳》 唐 司馬貞 索隱述贊:“君臣一體,自古所難。相國深薦,策拜登壇。” 唐 皇甫曾 《送徐大夫赴南海》詩:“位重登壇后,恩深弄印時。”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撫兵》:“建牙吹角不聞喧,三十登壇眾所尊。”
(二)、走上講臺。
北周 庾信 《周大將軍懷德公吳明徹墓志銘》:“始弘就館之禮,即受登壇之策。” 唐 杜牧 《送太昱禪師》詩:“結社多高客,登壇盡小師。”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上·詞采》:“ 陽明 登壇講學,反復辨説良知二字。”
(三)、借指某種事物開始出現。
魯迅 《熱風·隨感錄三十九》:“人格的平等,也是一種外來的舊理想;現在‘經驗’既已登壇,自然株連著化為妄想。”
釋義:
1.登上壇場。古時會盟﹑祭祀﹑帝王即位﹑拜將﹐多設壇場﹐舉行隆重的儀式。 2.走上講臺。 3.借指某種事物開始出現。
相關詞語:
白魚登舟比年不登比歲不登不登大雅步步登高步月登云從善如登登峰造極登高能賦登高望遠登高一呼登高自卑登木求魚登山臨水登山小魯登壇拜將登堂入室登鋒履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