彤庭
詞語 | 彤庭 |
---|---|
拼音 | tóng tí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亦作“彤廷”。漢代宮廷。因以朱漆涂飾,故稱。(二)、泛指皇宮。
解釋:
(一)、亦作“ 彤廷 ”。 漢 代宮廷。因以朱漆涂飾,故稱。
漢 班固 《西都賦》:“於是玄墀釦砌,玉階彤庭。”
(二)、泛指皇宮。
唐 杜甫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詩:“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 宋 蘇軾 《次韻答滿思復》:“自甘茅屋老三間,豈意彤廷綴兩班。” 清 趙翼 《木蘭較獵》詩:“行闕嵯峨倚翠屏,名王俱入宴彤廷。”
釋義:
1.亦作"彤廷"。 2.漢代宮廷。因以朱漆涂飾﹐故稱。 3.泛指皇宮。
相關詞語:
初寫黃庭椿庭萱室大庭廣眾大相徑庭大有徑庭大有逕庭大相逕庭發言盈庭分庭抗禮分庭伉禮廣庭大眾過庭之訓改換門庭犁庭掃穴犁庭掃閭鸞鵠在庭門庭若市門庭赫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