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形
詞語 | 應形 |
---|---|
拼音 | yìng xíng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謂隨著敵方態(tài)勢而變化。(二)、謂隨著盛器等的形體。
(三)、佛教語。即應身。
解釋:
(一)、謂隨著敵方態(tài)勢而變化。
《孫子·虛實》:“因形而錯勝於眾,眾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勝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勝之形。故其戰(zhàn)勝不復,而應形於無窮。” 杜牧 注:“敵每有形,我則始能隨而應之以取勝。”
(二)、謂隨著盛器等的形體。
《初學記》卷十八引 晉 傅玄 《太子少傅箴》:“金水無常,方圓應形。”
(三)、佛教語。即應身。
晉 僧肇 《注<維摩經>序》:“觀應形則謂之身。”參見“ 應身 ”。
釋義:
應形,yìng xíng ㄧㄥˋ ㄒㄧㄥˊ,謂隨著敵方態(tài)勢而變化。
相關詞語:
忘形交應聲蟲案牘勞形鰲鳴鱉應八方呼應彪形大漢報應不爽表里相應避影匿形兵無常形不拘形跡不露形色藏形匿影從容應對澄神離形出門應轍此動彼應此發(fā)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