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騫
詞語 | 高騫 |
---|---|
拼音 | gāo qiā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1).高舉;高飛。 宋 陸游 《系舟下牢溪游三游洞詩》:“下入裂坤軸,高騫插青冥。”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記·游武彝山日記》:“一帶峭壁高騫。” 明 沉鯨 《雙珠記·風鑒通神》:“俟數極時通,那時奮發任高騫。”(2).比喻隱退。 明 高啟 《始歸園田》詩之一:“豈欲事高騫,居崇自難任。” 清 龔自珍 《尊史三》:“若夫高騫遠引,抱道以逝,矢孤往於名山,含薄懟於卿士,身隱矣,焉用文之?”(3).高超不凡。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僧術》:“才情頗贍,夙志高騫。” 清 無名氏 《亡國恨·生祭》:“他風骨高騫,品誼沉潛,不愧世界青年。”解釋:
(一)、高舉;高飛。
宋 陸游 《系舟下牢溪游三游洞詩》:“下入裂坤軸,高騫插青冥。”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記·游武彝山日記》:“一帶峭壁高騫。” 明 沉鯨 《雙珠記·風鑒通神》:“俟數極時通,那時奮發任高騫。”
(二)、比喻隱退。
明 高啟 《始歸園田》詩之一:“豈欲事高騫,居崇自難任。” 清 龔自珍 《尊史三》:“若夫高騫遠引,抱道以逝,矢孤往於名山,含薄懟於卿士,身隱矣,焉用文之?”
(三)、高超不凡。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僧術》:“才情頗贍,夙志高騫。” 清 無名氏 《亡國恨·生祭》:“他風骨高騫,品誼沉潛,不愧世界青年。”
釋義:
1.高舉;高飛。 2.比喻隱退。 3.高超不凡。
相關詞語:
巴高望上不識高低不知高低巴高枝兒扒高踩低半低不高北窗高臥不敢高攀不知高下步步登高步步高升才高八斗才高識遠才高行厚才高行潔才高意廣才高運蹇才望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