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裙
詞語 | 帽裙 |
---|---|
拼音 | mào qú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亦作“帽帬”。亦作“帽裠”。古代帽沿上下垂的絹帛,用以遮擋風塵。解釋:
(一)、亦作“ 帽帬 ”。亦作“ 帽裠 ”。古代帽沿上下垂的絹帛,用以遮擋風塵。
《宋書·五行志一》:“ 明帝 初,司徒 建安王 休仁 統軍 赭圻 ,制烏紗帽,反抽帽裙,民間謂之‘司徒狀’,京邑翕然相尚。”《南齊書·五行志》:“ 建武 中,帽裠覆頂, 東昏 時,以為裠應在下,而今在上,不祥,斷之。” 宋 陸游 《雨出謁歸晝臥》詩:“宿雨盈車轍,秋風漲帽帬。”
釋義:
1.亦作"帽帬"。亦作"帽裠"。 2.古代帽沿上下垂的絹帛,用以遮擋風塵。
相關詞語:
鞭絲帽影布裙荊釵釵荊裙布戴高帽兒戴高帽子夫人裙帶好戴高帽荊釵布裙絕裙而去裙帶關系裙屐少年青裙縞袂裙布荊釵烏帽紅裙舞裙歌扇霞裙月帔雨巾風帽水裙風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