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詞語 | 問題 |
---|---|
拼音 | wèn tí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要求回答或解釋的題目:這次考試一共有五個問題。我想答復一下這一類的問題。(二)、須要研究討論并加以解決的矛盾、疑難:思想問題。這種藥治感冒很解決問題。
(三)、關(guān)鍵;重要之點:重要的問題在善于學習。
(四)、事故或麻煩:那部車床又出問題了。
解釋:
(一)、要求回答或解釋的題目。
《續(xù)資治通鑒·宋太宗太平興國八年》:“進士免貼經(jīng),只試墨義二十道,皆以經(jīng)中正文大義為問題。” 瞿秋白 《赤都心史》四八:“其實就因為問題符號只在飛,可見還不知道怎樣設(shè)問,怎樣擺這符號,何況答案!”
(二)、需要研究討論并加以解決的矛盾、疑難。
魯迅 《三閑集·怎么寫》:“寫什么是一個問題,怎么寫又是一個問題。” 毛澤東 《反對黨八股》:“什么叫問題?問題就是事物的矛盾。” 洪深 《電影戲劇表演術(shù)》第一章:“將人生中不良不妥的成為問題的情事,由幾個扮演人,仿效了(即表演了)給一般人觀看。”
(三)、關(guān)鍵;重要之點。
毛澤東 《中國革命戰(zhàn)爭的戰(zhàn)略問題》第一章第四節(jié):“重要的問題在善于學習。”
(四)、事故或意外。
蔣子龍 《喬廠長上任記·出山》:“形勢穩(wěn)定可進到局一級,出了問題可上推下卸,躲在二道門內(nèi)轉(zhuǎn)發(fā)一下原則號令。”
釋義:
問題,指要求回答或解答的題目;事態(tài)的嚴重性足以引人研究討論,或尚待解決者。見《續(xù)資治通鑒·宋太宗太平興國八年》:“進士免貼經(jīng),只試墨義二十道,皆以經(jīng)中正文大義為問題。”
相關(guān)詞語:
不恥下問不敢問津不聞不問不相聞問不問不聞不問皂白不相問聞采風問俗此問彼難答非所問大題小作吊死問疾大題小做東捱西問反躬自問撫躬自問撫心自問反身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