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徒
詞語 | 僧徒 |
---|---|
拼音 | sēng tú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和尚的總稱。解釋:
(一)、僧人,僧眾。
《魏書·釋老志》:“ 太祖 聞其名,詔以禮徵赴京師,后以為道人統,綰攝僧徒。” 唐 韓愈 《送僧澄觀》詩:“皆言 澄觀 雖僧徒,公才吏用當今無。” 胡蘊玉 《<中國文學史>序》:“ 姚刑部 曰:‘ 唐 之世,僧徒不通於文事,書其師語以俚俗之語録。 宋 世儒者弟子,蓋過而效之。’”
釋義:
僧徒 sēngtú[monk] 僧侶、和尚的通稱僧人,僧眾。《魏書·釋老志》:“ 太祖 聞其名,詔以禮徵赴京師,后以為道人統,綰攝僧徒。” 唐 韓愈 《送僧澄觀》詩:“皆言 澄觀 雖僧徒,公才吏用當今無。” 胡蘊玉 《序》:“ 姚刑部 曰:‘ 唐 之世,僧徒不通於文事,書其師語以俚俗之語錄。 宋 世儒者弟子,蓋過而效之。’”
造句:
1、 太原舊俗,有僧徒以習禪為業,及死不殮,但以尸送近郊以飼鳥獸。
2、 從這個時候起三個僧徒思想一致通力,水天然就更多了。
相關詞語:
不逞之徒不軌之徒不僧不俗高陽酒徒好色之徒好事之徒狐鼠之徒家徒四壁酒色之徒家徒壁立老僧入定馬齒徒增馬齒徒長前徒倒戈僧多粥少實繁有徒市井之徒實蕃有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