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說
詞語 | 言說 |
---|---|
拼音 | yán shuō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1).談論;說話。《北史·裴叔業傳》:“聽其言説,不覺忘疲。” 唐 柳宗元 《送徐從事北游序》:“讀《詩》、《禮》、《春秋》,莫能言説,其容貌充充然,而聲名不聞傳於世,豈天下廣大多儒而使然歟?” 郭沫若 《文藝論集·藝術家與革命家》:“言說便是行為的一種。”(2).指宣講佛教的故事和理論。《華嚴經·入法界品》:“彼諸 如來 所有言説, 善財童子 悉能聽受。”《黃檗斷際禪師宛陵錄》:“道在心悟,豈在言説,言説只是化童蒙耳。”《壇經·機緣品》:“吾今彊言説,令汝捨邪見。”(3).言辭;言論。 唐 柳宗元 《晨詣超師院讀禪經》詩:“澹然離言説,悟悅心自足。” 金 王喆 《惜芳時》詞:“閑中認得玄機設,無言説、自然歡悅。” 清 王夫之 《為家兄作傳略已示從子敞》詩:“正可忘言説,將心告烈皇。” 魯迅 《朝花夕拾·<狗·貓·鼠>》:“這‘邏輯’的奧義,即在用我的話,來證明我倒是狗,于是而凡有言說,全都根本推翻,即使我說二二得四,三三見九,也沒有一字不錯。”解釋:
(一)、談論;說話。
《北史·裴叔業傳》:“聽其言説,不覺忘疲。” 唐 柳宗元 《送徐從事北游序》:“讀《詩》、《禮》、《春秋》,莫能言説,其容貌充充然,而聲名不聞傳於世,豈天下廣大多儒而使然歟?” 郭沫若 《文藝論集·藝術家與革命家》:“言說便是行為的一種。”
(二)、指宣講佛教的故事和理論。
《華嚴經·入法界品》:“彼諸 如來 所有言説, 善財童子 悉能聽受。”《黃檗斷際禪師宛陵錄》:“道在心悟,豈在言説,言説只是化童蒙耳。”《壇經·機緣品》:“吾今彊言説,令汝捨邪見。”
(三)、言辭;言論。
唐 柳宗元 《晨詣超師院讀禪經》詩:“澹然離言説,悟悅心自足。” 金 王喆 《惜芳時》詞:“閑中認得玄機設,無言説、自然歡悅。” 清 王夫之 《為家兄作傳略已示從子敞》詩:“正可忘言説,將心告烈皇。” 魯迅 《朝花夕拾·<狗·貓·鼠>》:“這‘邏輯’的奧義,即在用我的話,來證明我倒是狗,于是而凡有言說,全都根本推翻,即使我說二二得四,三三見九,也沒有一字不錯。”
釋義:
(1).談論;說話。《北史·裴叔業傳》:“聽其言說,不覺忘疲。” 唐 柳宗元 《送徐從事北游序》:“讀《詩》、《禮》、《春秋》,莫能言說,其容貌充充然,而聲名不聞傳於世,豈天下廣大多儒而使然歟?” 郭沫若 《文藝論集·藝術家與革命家》:“言說便是行為的一種。”
造句:
1、 眼淚,有時候是一種無法言說的幸福,微笑,有時候是一種沒有說出口的傷痛。
2、 生命就這樣隨風而逝。失去生命,又怎么可能去言說感情的美好,自由的可貴呢?失去了生命,一切愿望將成為夢中的泡影。失去了生命,生命的意義就更無從談起。因此,我們要善待生命。
相關詞語:
一言堂薄唇輕言杯酒言歡閉口不言幣重言甘變色之言便辭巧說博聞辯言不茍言笑不堪言狀不可勝言不可言宣不可言喻不可言狀不恤人言不言而信不言而喻不由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