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原
詞語 | 焦原 |
---|---|
拼音 | jiāo yuá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巨石名。(二)、引申喻戒懼。
(三)、亦作“焦元”。干旱的土地。
解釋:
(一)、巨石名。
《尸子》卷下:“ 莒國 有石焦原,廣尋長五百步,臨萬仞之谿。 莒國 莫敢近也。”《文選·張衡<思玄賦>》:“愿竭力以守誼兮,雖貧窮而不改。執彫虎而試象兮,阽焦原而跟趾。”舊注引《尸子》:“ 莒國 有石焦原者,廣五十步,臨百仞之谿, 莒國 莫敢近也。有以勇見 莒子 者,獨卻行齊踵焉,所以稱於世。夫義之為焦原也亦高矣,賢者之於義,必且齊踵,此所以服一時也。” 李善 注:“彫虎以喻貧,試象以喻竭力,焦原以喻義。” 唐 李白 《梁甫吟》:“手接飛猱搏彫虎,側足焦原未言苦。”
(二)、引申喻戒懼。
南朝 梁 江淹 《為蕭相國拜齊王表》:“業不題於宗器,聲靡記於彝典。而超居上禮,邈乘峻爵。靜念隆替,焦原非譬。”
(三)、亦作“ 焦元 ”。干旱的土地。
唐 康駢 《劇談錄·狄惟謙請雨》:“雷震數聲,甘澤大澍,焦原赤野,無不滋潤。” 唐 陸龜蒙 《以毛公泉大諫清河公》詩:“霏霏散為雨,用以移焦原。” 唐 賈嵩 《夏日可畏賦》:“照丘陵而恐是焦元,蒸隴畝而皆成赤地。”
釋義:
巨石名。《尸子》卷下:“ 莒國 有石焦原,廣尋長五百步,臨萬仞之溪。 莒國 莫敢近也。”《文選·張衡》:“愿竭力以守誼兮,雖貧窮而不改。執雕虎而試象兮,阽焦原而跟趾。”舊注引《尸子》:“ 莒國 有石焦原者,廣五十步,臨百仞之溪, 莒國 莫敢近也。有以勇見 莒子 者,獨卻行齊踵焉,所以稱於世。夫義之為焦原也亦高矣,賢者之於義,必且齊踵,此所以服一時也。” 李善 注:“雕虎以喻貧,試象以喻竭力,焦原以喻義。” 唐 李白 《梁甫吟》:“手接飛猱搏雕虎,側足焦原未言苦。”經莒地"山佳風潔" 考據,莒縣長嶺鎮朱家課莊村村西的鱉蓋嶺就是《尸子》記載焦原.根據戰國時代的尸佼著述《尸子》的記載,焦原是一個巨石,寬1尋,長五百步,根據周代計量單位計算,焦原應為寬147.84米、長924米,面積約為204.9畝,一面壁立沭河激流涌湍 、下臨深不見底深淵的黃黑色、酥脆、平整的巨石。而鱉蓋嶺正好符合上述歷史記載描述。現在這個深淵在地表上看不到了,因為歷史上沭河發大水,泥沙淤積,特別是雍正八年(1730年)“六月十九日,大雨如注,七晝夜無一時止息。二十四洪水橫流東至五樓崮,西至浮來山,四十余里盡為澤國。”在前、后夏莊西沭河、柳青河交匯處淤積沙丘600余畝,高10余米。在這些大洪水中包括龜淵子、鳳凰山下淵子(包括鳳凰山東側山體滑坡)被泥沙淤積而埋于黃沙碎石之下。
相關詞語:
拔本塞原唇焦舌敝巢焚原燎唇焦口燥厝火燎原雕虎焦原賭誓發原返本還原封官許原鬼爛神焦甘心情原還原反本黃天焦日焦熬投石焦金爍石焦頭爛額焦心熱中近火先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