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山
詞語 | 吳山 |
---|---|
拼音 | wú shā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1).山名。在今 陜西 隴縣 西南。參見“ 吳岳 ”。(2).山名。又名 胥山 。俗稱 城隍山 。在今 浙江 杭州 西湖 東南。 南宋 初, 金 主 亮 南侵,揚言欲立馬于此。 況周頤 《蕙風詞話》卷三:“ 金 海陵 ( 海陵王 ,即 金 主 完顏亮 )閲 柳 ( 柳永 )詞‘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句,遂起 吳山 立馬之思。”(3). 吳 地的山。 三國 吳 故地的山。《文選·謝朓<和伏武昌登孫權故城>》詩:“鵲起登 吳 山,鳳翔陵 楚 甸。” 李善 注:“ 孫 氏初基 武昌 ,后都 建鄴 。” 清 陳維崧 《卜算子·阻閘瓜步》詞:“風急 楚 天秋,日落 吳 山暮。”(4). 吳 地的山。 春秋 吳 故地的山。 唐 賈島 《送朱可久歸越中》詩:“ 吳 山侵 越 眾, 隋 柳入 唐 疏。” 明 徐渭 《三茅觀觀潮》詩:“ 吳 山石頭坐秋風,帶著高冠拂云霧。”(5). 吳 地的山。常泛指 江 南的山。 宋 張孝祥 《水調歌頭》詞:“ 吳 山 楚 澤行徧,只欠到 瀟 湘 。”見“ 吳坂 ”。解釋:
(一)、山名。在今 陜西 隴縣 西南。參見“ 吳岳 ”。
(二)、山名。又名 胥山 。俗稱 城隍山 。在今 浙江 杭州 西湖 東南。
南宋 初, 金 主 亮 南侵,揚言欲立馬于此。 況周頤 《蕙風詞話》卷三:“ 金 海陵 ( 海陵王 ,即 金 主 完顏亮 )閲 柳 ( 柳永 )詞‘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句,遂起 吳山 立馬之思。”
(三)、 吳 地的山。
三國 吳 故地的山。《文選·謝朓<和伏武昌登孫權故城>》詩:“鵲起登 吳 山,鳳翔陵 楚 甸。” 李善 注:“ 孫 氏初基 武昌 ,后都 建鄴 。” 清 陳維崧 《卜算子·阻閘瓜步》詞:“風急 楚 天秋,日落 吳 山暮。”
(四)、 吳 地的山。
春秋 吳 故地的山。 唐 賈島 《送朱可久歸越中》詩:“ 吳 山侵 越 眾, 隋 柳入 唐 疏。” 明 徐渭 《三茅觀觀潮》詩:“ 吳 山石頭坐秋風,帶著高冠拂云霧。”
(五)、 吳 地的山。常泛指 江 南的山。
宋 張孝祥 《水調歌頭》詞:“ 吳 山 楚 澤行徧,只欠到 瀟 湘 。”
(六)、見“ 吳坂 ”。
釋義:
1.山名。在今陜西隴縣西南。參見"吳岳"。 2.山名。又名胥山。俗稱城隍山。在今浙江杭州西湖東南。南宋初,金主亮南侵,揚言欲立馬于此。 3.吳地的山。三國吳故地的山。 4.吳地的山。春秋吳故地的山。 5.吳地的山。常泛指江南的山。
造句:
1、吳山越山山下水,總是凄涼意。江流今古愁,山雨興亡淚。沙鷗笑人閑未得。
2、吳山青。越山青。兩岸青山相對迎。爭忍有離情。
相關詞語:
挨山塞海安如泰山安如太山安若泰山巴山蜀水巴山夜雨拔地搖山拔山超海拔山蓋世拔山扛鼎跋山涉水白山黑水半壁江山寶山空回背山起樓逼上梁山表里山河冰山難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