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闕
詞語 | 城闕 |
---|---|
拼音 | chéng què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城門兩旁的瞭望閣樓宮殿城市,特指京城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解釋:
(一)、城門兩邊的望樓。
《詩·鄭風·子衿》:“佻兮達兮,在城闕兮。” 孔穎達 疏:“謂城上之別有高闕,非宮闕也。”
(二)、都城,京城。
漢 張衡 《東京賦》:“肅肅習習,隱隱轔轔,殿未出乎城闕,斾已返乎郊畛。” 三國 魏 曹植 《贈丁翼》詩:“嘉賓填城闕,豐膳出中廚。” 唐 杜甫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鞭撻其夫家,聚歛貢城闕。” 仇兆鰲 注:“京師有闕,得稱城闕。”
(三)、宮闕。帝王所居之處。
晉 陸機 《謝平原內史表》:“不得束身奔走,稽顙城闕。” 唐 白居易 《長恨歌》:“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 宋 何薳 《春渚紀聞·后土詞瀆慢》:“即令黃衣人復引余過數城闕,止一殿庭。”
釋義:
城闕指帝王的居住之處。
造句:
1、 泛舟越洪濤,怨彼東路長。顧瞻戀城闕,引領情內傷。
2、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
相關詞語:
空城計背城借一背城一戰貝闕珠宮兵臨城下補闕燈檠補闕拾遺百城之富抱殘守闕補闕掛漏城北徐公城狐社鼠城下之盟赤舌燒城成城斷金城門魚殃城下之辱單兵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