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章
詞語 | 三章 |
---|---|
拼音 | sān zhā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三條法律。(二)、泛指簡單明確的法律或規章。
解釋:
(一)、三條法律。
漢高祖 劉邦 率兵進入 咸陽 時,與父老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見《史記·高祖本紀》。 明 王象春 《書項王廟壁》詩:“三章既沛 秦川 雨,入關又縱 阿房 炬。” 清 蔣業晉 《徙兵行》:“重臣遙遙仗節鉞,撫循備至逾三章。”
(二)、泛指簡單明確的法律或規章。
《南史·袁昂傳》:“莫嚴五辟於明君之朝,峻三章於圣主之日。”
釋義:
三章,典故名,典出《史記》卷八〈高祖本紀〉。原指三條法律,即漢高祖劉邦率兵進入咸陽時,與父老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 2.泛指簡單明確的法律或規章。
相關詞語:
三家村挨三頂五捱三頂四捱三頂五巴三覽四半夜三更表面文章不成三瓦不三不四八難三災白璧三獻巴三攬四班馬文章半三不四避軍三舍避君三舍不壹而三操翰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