措辭
詞語 | 措辭 |
---|---|
拼音 | cuò cí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說話或作文時選用詞句:措辭不當。全文條理清楚,措辭嚴謹。也作措詞。解釋:
(一)、亦作“ 措詞 ”。說話。今多指說話或行文時選擇詞句。
《逸周書·官人》:“自順而不讓,措辭而不遂,此隱於智理者也。” 漢 王充 《論衡·刺孟》:“見彼之問,則知其措辭之所欲之矣。” 唐 李德裕 《宣懿皇后祔陵廟狀》:“若捨此商量,便須出於圣意降敕,情禮至重,實難措詞。”《醒世恒言·錢秀才錯占鳳凰儔》:“今番又換了個面貌,叫做媒的如何措辭?” 張?zhí)煲?《兒女們》三:“他措詞很客氣,可是臉像對方那么繃著,聲音硬得鐵似的。” 周而復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五:“她覺得事體不這么簡單,就是寫信,怎么措辭呢?”
釋義:
措辭,是指人們在說話、寫作、行文時,經(jīng)過深思熟慮,綜合考慮受眾的思想、情感、心理特征、個性特點、學歷背景、生活習慣等因素的情況之下,精心選用恰當?shù)脑~語、句子,有效表達自己的意思,并讓受眾易于理解、接受、相信的一個互動過程。
相關詞語:
百辭莫辯卑辭重幣便辭巧說不辭而別不辭勞苦不知所措百喙難辭卑辭厚幣卑辭厚禮悖言亂辭辯口利辭不謀同辭仿徨失措倉皇失措傳聞異辭辭不達意辭多受少辭富居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