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唄
詞語 | 梵唄 |
---|---|
拼音 | fàn bài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佛教徒以短偈形 式贊唱菩薩、佛的頌歌。有時有樂器伴奏。解釋:
(一)、佛教謂作法事時的歌詠贊頌之聲。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經師論》:“原夫梵唄之起,亦肇自 陳思 。” 宋 陸游 《游臥龍寺》詩:“君不見 天童 徑山 金碧浮虛空,千衲梵唄層云中。” 清 納蘭性德 《水調歌頭·題西山秋爽圖》詞:“空山梵唄靜,水月影俱沉。” 朱自清 《看花》:“大殿上正做晚課,送來梵唄的聲音。”參閱 唐 玄應 《一切經音義》卷六。
釋義:
佛教作法事時念誦經文的聲音:空山~。
造句:
1、 佛教音樂始于印度,初以梵文念唱又稱梵唄。
2、 敝公司經營制作,出版及總發行佛經梵唄系列cd與vcd。
相關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