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色
詞語 | 失色 |
---|---|
拼音 | shī sè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因驚恐而面色變白驚愕失色諸將皆失色。——《李愬雪夜入蔡州》失去本來的色彩或光彩年久失色我腦海里忽然涌出許多作家在書中對云的千姿百態、千嬌百媚的描寫,但一同我眼前親見的景象相比,卻都有點失色了。——《云賦》解釋:
(一)、容貌不莊重。
《禮記·表記》:“君子不失足於人,不失色於人,不失口於人。” 鄭玄 注:“失,謂失其容止之節也。《玉藻》曰:‘足容重,色容莊,口容止。’” 明 劉元卿 《賢奕編·間鈔上》:“宴或以家姬作樂,談笑竟日,未嘗一目之,常以拇指搯中指自持,翊旦眎其指,甲痕猶在,蓋恐失色於人也。”
(二)、因羞愧、吃驚或發怒而改變神色。
《莊子·天地》:“ 子貢 卑陬失色,頊頊然不自得,行三十里而后愈。” 成玄英 疏:“卑陬,慚怍之貌。頊頊,自失之貌。既被詆訶,顏色自失,行三十里方得復常。”《漢書·霍光傳》:“羣臣皆驚鄂失色,莫敢發言,但唯唯而已。”《明史·毛忠傳》:“賊來益眾,軍中皆失色。” 曹禺 《雷雨》第一幕:“ 周萍 (更驚恐):‘爸,沒有的事,沒有。’ 周樸園 :‘一個人敢作就要敢當。’ 周萍 (失色):‘爸!’”
(三)、泛指改變顏色。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種紫草》:“其棚下,勿使驢馬糞及人溺,又忌煙,皆令草失色。”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病久了,她進門有些顫抖,嘴唇慘白失色,頭發微亂。”
(四)、猶言丟臉。
《醒世恒言·汪大尹火焚寶蓮寺》:“帶累佛面無光,山門失色。”
(五)、指不顧臉面。
釋義:
失色,①失去原來的光彩:黯然失色|這景色真是美得使我以前所見的都要失色。 ②因驚恐而改變臉色:大驚失色。
相關詞語:
清一色愛鶴失眾黯然失色黯然無色百不失一百無一失北叟失馬變色易容變色之言勃然變色不動聲色不露聲色不失圭撮不失毫厘不失時機拔十失五白色恐怖敗績失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