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
詞語 | 山林 |
---|---|
拼音 | shān lín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有山有樹林的地方。解釋:
(一)、山與林。亦指有山有林的地區(qū)。
《周禮·地官·大司徒》:“辨其山林、川澤、丘陵、墳衍、原隰之名物。” 晉 郭璞 《游仙詩》之一:“京華游俠窟,山林隱遯棲。” 唐 韓愈 《謝自然詩》:“山林民可入,魍魎莫逢旃。” 趙樹理 《三里灣·國慶前夕》:“咱們社里還有副業(yè)、有水利、有山林、有菜園、有牲口……每部門都得有正副負責人。”
(二)、借指隱居。
南朝 梁 沉約 《與謝朏敕》:“嘗謂山林之志,上所宜弘。” 宋 蘇軾 《王安石贈太傅制》:“方需功業(yè)之成,遽起山林之興。”《宋史·種放傳》:“ 種放 , 河南 洛陽 人也……每往來 嵩 華 間,慨然有山林意。”
(三)、指隱居之地。
明 都穆 《譚纂》卷上:“ 洪熙 初年, 仁廟 嘗幸 文淵閣 ,間公曰:‘今山林亦有人乎?’”
(四)、園林。
《漢書·東方朔傳》:“ 竇太主 曰:‘愿陛下時忘萬事,養(yǎng)精游神,從中掖庭回輿,枉路臨妾山林,得獻觴上壽,娛樂左右。’” 顏師古 注引 應劭 曰:“公主園中有山,謙不敢稱第,故託山林也。” 唐 杜甫 《陪鄭廣文游何將軍山林》詩之四:“詞賦工無益,山林跡未賒。”
(五)、山林體文章的省稱。
明 代與“臺閣體”相對。 清 黃宗羲 《辭張郡侯修郡志書》:“蓋文章之道,臺閣、山林,其體闊絶。”
釋義:
1.山與林。亦指有山有林的地區(qū)。 2.借指隱居。 3.指隱居之地。 4.園林。 5.山林體文章的省稱。明代與"臺閣體"相對。
造句:
1、獨愛山林的秋天,擁抱親吻山林的秋色。拾完草回家,戀戀不舍身后的山林,身臨其中,醉了秋色,豐盈了山林。愛秋意濃濃的山林,愛山澗清清的泉水,掬一捧水,喝上一口,好甜好甜,甜甜地流遍全身,爽口悅心。
2、如果到了秋天,那山林里一片都是黃色的落葉,非常的美!我們每一年的秋天都會來這兒拍照!因為風景實在是太美了!幾乎沒有一個詞可以代替它!
相關詞語:
挨山塞海安如泰山安如太山安若泰山巴山蜀水巴山夜雨拔地搖山拔山超海拔山蓋世拔山扛鼎跋山涉水把臂入林白山黑水半壁江山寶山空回背山起樓逼上梁山表里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