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觀
詞語 | 宮觀 |
---|---|
拼音 | gōng guà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道宮和道觀的合稱。道教祀神、修煉和做法事的地方。宮觀建筑大同小異,一般是前有山門、華表,山門內有正殿、陪殿,祀道教尊神。道教的日常宗教功課、做道場、開壇傳戒、慶賀神仙誕辰等多在宮內進行。解釋:
(一)、供帝王游憩的宮館。
《史記·秦始皇本紀》:“﹝ 始皇 ﹞乃令 咸陽 之旁二百里內宮觀二百七十復道甬道相連,帷帳鐘鼓美人充之,各案署不移徙。”《后漢書·耿秉傳》:“帝每巡郡國及幸宮觀, 秉 常領禁兵宿衛左右。” 唐 高適 《古大梁行》:“ 魏王 宮觀盡禾黍, 信陵 賓客隨灰塵。”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駕還擇日詣諸宮行謝》:“第三日畢,即游幸別宮觀或大臣私第。” 明 何景明 《昔游篇》詩:“帝京宮觀一如昔,盤龍曲鳳青云間。”
(二)、祠廟。
《史記·封禪書》:“ 卿 曰:‘僊者非有求人主,人主者求之。其道非少寬假,神不來,言神事,事如迂誕,積歲乃可致也。’於是郡國各除道,繕治宮觀名山神祠,所以望幸也。”
(三)、道教的廟宇。
宋 吳自牧 《夢粱錄·城內外諸宮觀》:“在城宮觀,則以 太乙 、 萬壽 為首。”《水滸傳》第一回:“天子聽奏,急敕翰林院隨即草詔:一面降赦天下罪囚,應有民間稅賦悉皆赦免;一面命在京宮觀寺院,修設好事禳災。”
(四)、官名。宮觀使的省稱。
宋 宮觀本為崇奉道教而設, 大中祥符 五年 玉清昭應宮 建成,始置宮觀使,由前任宰相或現任宰相充任。此外還有提點、主管、判官、都監等官,皆為安排閑散官員而設,無實職。見《文獻通考·職官十四》。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五:“承平日,甚重宮觀。” 宋 孔平仲 《孔氏談苑·孫莘老不甚言事》:“ 孫莘老 為御史中丞,不甚言事,以疾辭位得宮觀。”《續資治通鑒·宋高宗紹興三十一年》:“ 王權 及 汜 既敗軍,乃先罷 權 為在外宮觀。” 清 袁枚 《隨園隨筆·宋宮觀不必往其處供職》:“ 神宗 置宮觀之職,取 漢 祠祝釐之義,所以優賢逸老。”
釋義:
宮觀,即道觀,是各類道教建筑的總稱。它是道教徒們修煉、傳道和舉行各種宗教儀式以及生活的場所,多位于名山大川附近以及大城市里。
造句:
1、山川只詢物,宮觀豈為家。
2、鄉野道教作為流布于鄉野間的非宮觀、非正統的道教形態,具有突出的俗用性質和亟待建構的研究體系。
相關詞語:
矮人觀場矮子觀場傍觀冷眼北宮嬰兒貝闕珠宮傍觀者清卑宮菲食悲觀厭世比量齊觀炳如觀火炳若觀火察言觀色蟾宮折桂粲然可觀察言觀行察顏觀色遲疑觀望遲徊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