紋銀
詞語 | 紋銀 |
---|---|
拼音 | wén yí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舊時稱成色最好的銀子,因表面有皺紋,所以叫紋銀。解釋:
(一)、清 代通行的一種標準銀兩。成色最佳。以大條銀或碎銀鑄成,形似馬蹄,表面有皺紋,故稱“紋銀”或“馬蹄銀”。俗稱寶紋、足紋。
《清文獻通考·錢幣四》:“凡一切行使,大抵數少則用錢,數多則用銀。其用銀之處,官司所發,例以紋銀。”
釋義:
清朝流通的貨幣銀子。馬蹄形,表面有皺紋,是成色最好的銀子:十足紋銀|紋銀百兩。
造句:
1、老翁請店主讀信,信中最后寫道:“另有紋銀10兩,給父親做生活費?!?。
2、正所謂,三兩紋銀逼倒萬千英雄漢,此子亦未能免俗。
相關詞語:
簟紋如水斷發紋身屙金溺銀火樹銀花懷銀紆紫火燭銀花金紫銀青鐵畫銀鉤紋絲不動銀河倒瀉瑤臺銀闕衣紫腰銀銀鉤蠆尾銀鉤鐵畫銀鉤玉唾銀花火樹銀屏金屋銀山鐵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