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翁
詞語 | 太翁 |
---|---|
拼音 | tài wē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曾祖父。《南史·齊紀五》:“時年五歲,牀前戲。高帝 方令左右拔白髮,問之曰:‘兒言我誰耶?’答曰:‘太翁?!叩?笑謂左右曰:‘豈有為人作曾祖而拔白髮者乎?’”清 趙翼《長孫公桂舉一子》詩:“遂向人間作太翁,添丁應策長孫功?!?br />(二)、祖父。宋 陸游《戲遣老懷》詩:“阿囝略如郎罷老,稚孫能伴太翁嬉?!?br />(三)、清 代亦以稱人之父。《兒女英雄傳》第十八回:“他的太翁 紀延壽 同他長兄 紀望唐 革職免罪。”參閱 清 袁枚《隨園隨筆·今人稱太翁之訛》。(四)、元 明 時海船上對舵工的稱謂。見 明 陶宗儀《輟耕錄》。
解釋:
(一)、曾祖父。
《南史·齊紀五》:“時年五歲,牀前戲。 高帝 方令左右拔白髮,問之曰:‘兒言我誰耶?’答曰:‘太翁?!?高帝 笑謂左右曰:‘豈有為人作曾祖而拔白髮者乎?’” 清 趙翼 《長孫公桂舉一子》詩:“遂向人間作太翁,添丁應策長孫功?!?/p>
(二)、祖父。
宋 陸游 《戲遣老懷》詩:“阿囝略如郎罷老,稚孫能伴太翁嬉?!?/p>
(三)、 清 代亦以稱人之父。
《兒女英雄傳》第十八回:“他的太翁 紀延壽 同他長兄 紀望唐 革職免罪。”參閱 清 袁枚 《隨園隨筆·今人稱太翁之訛》。
(四)、 元 明 時海船上對舵工的稱謂。見 明 陶宗儀 《輟耕錄》。
釋義:
“太”:身分最高或輩數更高的,凡言大而以為形容未盡稱之為“太”, 古有“太歲”“太上皇”之稱?!拔獭保?形容有德有才的老者、長輩,年長稱之為“老”,有才有德才能成為“翁”?!疤獭睂Φ赂咄氐拈L者尊稱,如“姜太翁”?!疤獭笔菄鴮W文化精粹,對老者的尊稱已再無詞語能與之比擬。
造句:
1、 楊振寧這一次與太太翁帆一起來*彎,停留10余天,暢游*彎南部,包括海洋生物博物館、墾丁、佳樂水等地。
2、 這是武舉考試,若太翁知道了,怎么可能饒的過我!您還是算了!這回去還不打斷我的腿!
相關詞語:
阿姑阿翁阿家阿翁安如太山逼人太甚倒持太阿粉飾太平花花太歲盲翁捫鑰盲翁捫籥阿斗太子欺人太甚去太去甚塞翁失馬塞翁得馬塞翁之馬騷翁墨客失馬塞翁太倉稊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