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詔
詞語 | 飛詔 |
---|---|
拼音 | fēi zhào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指詔書。(二)、飛傳詔書。
解釋:
(一)、指詔書。
唐 韓愈 《憶昨行和張十一》:“踐蛇茹蠱不擇死,忽有飛詔從天來。” 唐 李山甫 《賀邢州盧員外》詩:“紫泥飛詔下金鑾,列象分明世仰觀。”
(二)、飛傳詔書。
唐 李冗 《獨(dú)異志》卷上:“ 陶弘景 隱居 茆山 , 梁武帝 每有大事,飛詔與之參決。時人謂 隱居 為‘山中宰相’。”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三:“即飛詔釋 李先生 ,就詣 會昌 為壽。”
釋義:
1.指詔書。 2.飛傳詔書。
相關(guān)詞語:
滿天飛白云孤飛笨鳥先飛比翼齊飛比翼雙飛不翼而飛白日飛升拔宅飛升跋扈飛揚(yáng)坌鳥先飛伯勞飛燕草長鶯飛插翅難飛長目飛耳策馬飛輿膽裂魂飛東南雀飛斷梗飛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