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跡
詞語 | 匿跡 |
---|---|
拼音 | nì jì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躲藏起來,不露形跡:銷聲匿跡。匿跡海外。解釋:
(一)、見“ 匿跡 ”。
(二)、亦作“ 匿跡 ”。隱藏起來,不露形跡。
《申子·大體》:“故善為主者,倚於愚,立於不盈,設於不敢,藏於無事,竄端匿跡,示天下無為。”《南史·隱逸傳上·惠明》:“藏名匿跡,人莫之知。”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中:“ 揚州 有 王生 者,人呼為 王四舅 ,匿跡貨殖,厚自奉養,人不可見。” 太平天囯 宋溶生 《貶妖穴為罪隸論》:“我 天王 奉天伐罪,除暴救民,迅掃羣魔,妖氛幾盡,而乃餘燼猶存,匿跡 燕 省。” 馬南邨 《燕山夜話·為什么會吵嘴》:“在群眾性的社會運動中,有些壞現象即便匿跡一時,而日久玩生,又可能重新出現。”
釋義:
匿跡,指隱藏起來,不露形跡。也理解為有意的不讓別人找到。如:匿跡江湖。
造句:
1、北雁南飛,活躍在田間草際的昆蟲都銷聲匿跡了。于是,家鄉又進入了風雪載途的寒冬,潔白的雪花漫天飛舞,大地銀裝素裹,好一派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北國風光,無不讓人產生無限愛戀之情。
2、李杰出了一張專輯后就在歌壇上銷聲匿跡了。
相關詞語:
比肩迭跡比肩疊跡比肩接跡閉門掃跡避跡藏時避跡違心避影斂跡避影匿形不拘形跡藏形匿影藏蹤躡跡鏟跡銷聲竄端匿跡車塵馬跡車轍馬跡重跡屏氣重足一跡杜門晦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