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紫
詞語 | 借紫 |
---|---|
拼音 | jiè zǐ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唐 宋 時規定官員的服色,三品以上服紫,未至三品者特許服紫,稱為“借紫”。宋 王溥《唐會要·內外官章服》“四年二月二十三日詔”注:“天授 二年八月二十日,左羽林大將軍 建昌王 攸寧,賜紫金帶。九月二十六日,除納言,依舊著紫帶金龜。借紫自此始也。”《宋史·輿服志五》:“太宗 太平興國 二年,詔朝官出知節鎮及轉運使、副,衣緋、緑者并借紫。知防御、團練、刺史州,衣緑者借緋,衣緋者借紫;其為通判,知軍監,止借緋。”《宋史·輿服志五》:“或為通判者,許借緋;為知州、監司者,許借紫;任滿還朝,仍服本品,此借者也。”解釋:
(一)、唐 宋 時規定官員的服色,三品以上服紫,未至三品者特許服紫,稱為“借紫”。
宋 王溥 《唐會要·內外官章服》“四年二月二十三日詔”注:“ 天授 二年八月二十日,左羽林大將軍 建昌王 攸寧 ,賜紫金帶。九月二十六日,除納言,依舊著紫帶金龜。借紫自此始也。”《宋史·輿服志五》:“ 太宗 太平興國 二年,詔朝官出知節鎮及轉運使、副,衣緋、緑者并借紫。知防御、團練、刺史州,衣緑者借緋,衣緋者借紫;其為通判,知軍監,止借緋。”《宋史·輿服志五》:“或為通判者,許借緋;為知州、監司者,許借紫;任滿還朝,仍服本品,此借者也。”
釋義:
1.唐宋時規定官員的服色,三品以上服紫,未至三品者特許服紫,稱為"借紫"。
相關詞語:
背城借一百紫千紅鼻青眼紫姹紫嫣紅草船借箭傳龜襲紫傳爵襲紫重金兼紫帶金佩紫大紅大紫東挪西借掇青拾紫黃旗紫蓋紅紫亂朱懷黃佩紫懷金垂紫懷金拖紫懷銀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