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簏
詞語 | 書簏 |
---|---|
拼音 | shū lù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藏書用的竹箱子。(二)、譏諷讀書多而不解書義或不善運用的人。
解釋:
(一)、藏書用的竹箱子。
唐 皮日休 《醉中即席贈潤卿博士》詩:“ 茅山 頂上攜書簏, 笠澤 心中漾酒船。” 宋 陸游 《發書畫還故山戲書》詩:“昨日遣畫笥,今日發書簏。” 清 沉復 《浮生六記·閨房記樂》:“一日,于書簏中得《琵琶行》,挨字而認,始識字。”
(二)、譏諷讀書多而不解書義或不善運用的人。
《太平御覽》卷六一六引 南朝 梁 沉約 《俗說》:“ 劉柳 為僕射, 傅迪 為左丞。 傅 好讀書而不解其義…… 劉 道 傅 云:‘讀書雖多而無所解,可謂書簏。’”《新唐書·文藝傳中·李邕》:“父 善 ,有雅行,淹貫古今,不能屬辭,故人號‘書簏’。”
釋義:
1.藏書用的竹箱子。 2.譏諷讀書多而不解書義或不善運用的人。
相關詞語:
掉書袋白面書生閉戶讀書秉筆直書博覽群書白面書郎伴食中書閉門讀書不刊之書刺股讀書大書特書丹書鐵契丹書鐵券讀書得間讀書三到讀書三余讀書種子丹書白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