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池
詞語 | 天池 |
---|---|
拼音 | tiān chí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天上仙界之池。(二)、指山頂之池。
(三)、星名。
(四)、穴位名。即承漿。參見“承漿”。
解釋:
(一)、海。
《莊子·逍遙游》:“ 南冥 者,天池也。” 成玄英 疏:“大海洪川原夫造化,非人所作,故曰天池也。” 南朝 宋 王韶之 《殿前登歌》:“沔彼流水,朝宗天池。” 唐 韓愈 《應科目時與人書》:“天池之濱,大江之濆,曰有怪物焉。”
(二)、天上 仙界 之池。
唐 韓愈 《漫作》詩之一:“ 玄圃 珠為樹,天池玉作砂。” 明 李東陽 《與李中舍應正同飲時旸邸》詩:“又如驟天馬,霧鬣天池通。” 趙光榮 《里湖紀游》詩之四:“神物在天池,煙云與吞吐。”
(三)、指山頂之池。
唐 杜甫 《天池》詩:“天池馬不到,嵐壁鳥纔通。” 宋 范仲淹 《天池》詩:“岳頂見天池,神異安可度。”
(四)、星名。
《晉書·天文志上》:“九坎間十星,曰天池。”
(五)、穴位名。即承漿。參見“ 承漿 ”。
釋義:
1.海。 2.天上仙界之池。 3.指山頂之池。 4.星名。 5.穴位名。即承漿。參見"承漿"。
造句:
1、 有時,它涓涓細流,翻過小天池山,形成一線,入幽谷。有時,它銀絲縷縷,經過小天池山的每個山口,形若玉簾抖落而下。有時,它又似奔騰的江河,翻過大目山頂,洶涌澎湃,飛流直下,一瀉千尺。
2、 翻騰的烏云,像千百匹脫韁的烈馬,在天池中奔馳,跳躍:有的俯首猛沖,有的昂首嘶叫,有的怒目圓睜揚起了前蹄,有的揚起鬃毛甩起了馬尾。蹄一動,踢起了萬朵銀花;尾一掃,揚起了彌天大雪。
相關詞語:
滿天飛破天荒哀感天地哀天叫地暗無天日昂首天外昂首望天昂頭天外拔地倚天白日升天抱恨終天暴殄天物悲天憫人碧海青天別有洞天別有天地冰天雪地冰天雪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