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頭
詞語 | 龍頭 |
---|---|
拼音 | lóng tóu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江湖上稱幫會的頭領管道上放出液體的活門自行車的車把泥石流又叫龍扒。它的前端習慣上叫龍頭解釋:
(一)、龍之頭。
《三國志·吳志·吳主權潘夫人傳》:“﹝ 潘夫人 ﹞得幸有娠,夢有以龍頭授己者,己以蔽膝受之,遂生 亮 。”
(二)、指杰出人物的首領。
《三國志·魏志·華歆傳》“議論持平,終不毀傷人”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 歆 與 北海 邴原 、 管寧 俱游學,三人相善,時人號三人為‘一龍’, 歆 為龍頭, 原 為龍腹, 寧 為龍尾。” 唐 王勃 《送白七序》:“當益友之龍頭,處通侯之燕頷。” 唐 羅隱 《寄禮部鄭員外》詩:“班資冠鷄舌,人品壓龍頭。”
(三)、狀元的別稱。
唐 黃滔 《輒吟七言四韻攀寄翁文堯拾遺》詩:“龍頭龍尾前年夢,今日須憐應若神。”舊注:“ 滔 卯年冬在 宛陵 ,夢 文堯 作狀頭及第。” 宋 王闢之 《澠水燕談錄·知人》:“ 孫何 、 孫僅 ,學行文辭傾動場屋。 何 既為狀元, 王黃州 覽 僅 文編,書其后曰:‘明年再就 堯 階試,應被人呼小狀元。’后牓 僅 果為第一……﹝ 黃州 ﹞并寄 何 詩曰:‘惟愛君家棣華牓,《登科記》上并龍頭。’” 明 謝讜 《四喜記·瓊英閨悶》:“淡掃眉妝不整,可嘆鸞鏡分影,此去龍頭獨領,斷腸鴛帳冷。”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一》:“ 浙 士曰:‘龍頭竟不能屬君矣。’”
(四)、如龍形事物的頂端。(1)大山之巔。
《吳子·治兵》:“無當天灶,無當龍頭。天灶者大谷之口,龍頭者大山之端。”(2)堪輿家語。氣脈如龍的山脈之主峰。 唐 張約 《相崔巽墓》:“安龍頭,枕龍角,不三年,自消鑠。”(3)藤蘿的末端。 宋 司馬光 《和安之喜雨》:“蔓喜龍頭舉,泉驚虎爪添。”(4)幡竿之頂端。《隋書·沉光傳》:“ 光 以口銜索,拍竿而上,直至龍頭。繫繩畢,手足皆放,透空而下,以掌拒地,倒行數十步。”
(五)、《禮記·明堂位》“其勺, 夏后氏 以龍勺” 漢 鄭玄 注:“龍,龍頭也。”后因以“龍頭”指柄端刻成龍頭形的酒勺。
唐 李賀 《秦王飲酒》詩:“龍頭瀉酒邀酒星,金槽琵琶夜棖棖。” 宋 梅堯臣 《和江鄰幾景德寺避暑詩》:“龍頭費挹酌,犢鼻彊遮蒙。” 元 顧瑛 《三迭前韻》:“剪雪作花云作絮,浪浪酒瀉龍頭注。”
(六)、飾有龍頭的琴。
元 張昱 《宮中詞》:“宮中無以消長日,自擘龍頭十二絃。”
(七)、龍船的船頭。
唐 溫庭筠 《春江花月夜詞》:“珠翠丁星復明滅,龍頭劈浪哀笳發。”
(八)、榨床上的酒液出口處。取其如龍之吐水。故名。
宋 范成大 《次韻子文》:“但促小槽添壓石,龍頭珠滴夜珊珊。”
(九)、自來水管的放水活門。有旋轉裝置,可以打開或關上。
夏衍 《上海屋檐下》第一幕:“前面是自來水龍頭和水門汀砌成的水斗。”
(一十)、10.帝王的頭顱。
清 李漁 《玉搔頭·微行》:“青衫覆卻赭黃袍,將一頂鶡皮冠把龍頭輕罩。” 聶紺弩 《獨夫的最后》:“今天,想不到吧,金瓜武士,御林軍,都不知到哪里去了,萬歲們自己的龍頭要被老百姓給砍下來了。”
(一十一)、11.近代三合會、哥老會等的首領。
陳少白 《興中會革命史要》:“我入了會,龍頭就當堂封我為白扇。” 范文瀾 《中國近代史》第七章第七節:“興中會會員 華永年 聯絡 兩湖 龍頭 楊鴻鈞 、 李云彪 等數十人歸附興中會, 楊 李 所開山堂,勢力最大。”
(一十二)、12.自行車的車把。如:他小心翼翼地把住龍頭。
(一十三)、13.火車的機車。如:龍頭,就是火車頭,人們已沿用成習。
釋義:
龍頭1①自來水管的放水活門,有旋轉裝置可以打開或關上。龍頭也用在其他液體容器上。 ②〈方〉自行車的把(bǎ)。 龍頭2 [lóngtóu]①比喻帶頭的、起主導作用的事物:~企業。 ②〈方〉江湖上稱幫會的頭領。
造句:
1、 他話匣子一開,活像自來水龍頭,一擰開就嘩嘩往外流水。
2、 我家住胡同口,有一個公用知來水龍頭,看水龍頭是一位老大爺。他矮墩墩的身材,胖乎乎的面孔,紅茶色發亮的額頭下面,兩條彎彎的眉毛,一雙細長的眼睛,那面相就像一尊彌勒佛。
相關詞語:
趕浪頭口頭禪跑龍套傲頭傲腦昂頭闊步昂頭天外昂頭挺胸鰲憤龍愁鰲頭獨占巴頭探腦白龍魚服白頭如新白頭相守白頭偕老抱頭大哭抱頭鼠竄豹頭環眼筆走龍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