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鬻
詞語 | 典鬻 |
---|---|
拼音 | diǎn yù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典押出賣。解釋:
(一)、典押出賣。
清 唐甄 《潛書·食難》:“大兇,則一歲之計猶可假貸典鬻,雖不免於飢,而猶不至于死。”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刑名·總論》:“因典鬻田房,揭貸重利,多方説合,始得從旁勸解。”
釋義:
典[diǎn]鬻[yù]典:抵押、鬻:賣【釋義】:抵押賣掉;典押賣掉【舉例】:妻孥典鬻[qī'nú'diǎn‘ù]【出處】:清 唐甄 《潛書·食難》:“大兇,則一歲之計猶可假貸典鬻,雖不免於饑,而猶不至于死。” 【示例】: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刑名·總論》:“因典鬻田房,揭貸重利,多方說合,始得從旁勸解。”
相關(guān)詞語:
不易之典不刊之典出何典記朝章國典出何經(jīng)典詞華典贍典妻鬻子典章文物典謨訓誥典身賣命典則俊雅販官鬻爵焚典坑儒焚琴鬻鶴高文典冊高文典策賣兒鬻女賣官鬻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