寥闃
詞語 | 寥闃 |
---|---|
拼音 | liáo qù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亦作“寥閴”。寂靜。(二)、孤寂。
解釋:
(一)、亦作“ 寥閴 ”。寂靜。
《藝文類聚》卷六二引 南朝 梁 蕭子范 《直坊賦》:“何坊禁之寥閴,對長庭之蕪永。門幽幽而重閉,室愔愔而內靜。” 唐 杜甫 《夜聽許十損誦詩愛而有作》詩:“君意人莫知,人間夜寥闃。” 宋 儲永 《祛疑說》:“夫幽深寥閴,淪寂無聲,視之不見,聽之不聞者,推本則無也。”
(二)、孤寂。
宋 周密 《志雅堂雜抄·圖畫碑貼》:“及機士登焉,則寥閴戃怳,愁懷情累矣。” 清 惲敬 《<聽云樓詩鈔>序》:“ 黃庸之 搆 聽雪篷 ,而題其集曰《雪篷》,蓋詩人於蕭閒寥闃之時多所慨寄,故名之如是。” 清 無名氏 《小青傳》:“姬自后幽憤悽惻,俱托之詩或小詞,而夫人后亦旋宦遠方,姬益寥閴。”
釋義:
寥闃,liáo qù, ㄌㄧㄠˊ ㄑㄩˋ,亦作“ 寥閴 ”。
相關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