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牛
詞語 | 函牛 |
---|---|
拼音 | hán niú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謂能容納一頭牛,指大鼎。解釋:
(一)、謂能容納一頭牛,指大鼎。
唐 駱賓王 《上瑕丘韋明府啟》:“雖則塵飛 范 甑,垂銀有結(jié)授之華;而乃調(diào)理 宓 絃,烹雞屈函牛之量。” 宋 蘇軾 《次韻周穜惠石銚》:“自古函牛多折足,要知無腳是輕安。” 宋 陸游 《自嘲》詩:“正得虛名真畫餅,元非大器愧函牛。”參見“ 函牛之鼎 ”。
釋義:
1.謂能容納一頭牛,指大鼎。
相關(guān)詞語:
風(fēng)馬牛一牛鳴執(zhí)牛耳搏牛之虻版筑飯牛床下牛斗椎牛饗士充棟汗牛吹牛拍馬喘月吳牛槌牛釃酒椎牛發(fā)冢椎牛歃血帶牛佩犢對牛彈琴多如牛毛對牛鼓簧放牛歸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