虓虎
詞語 | 虓虎 |
---|---|
拼音 | xiāo hǔ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咆哮怒吼的虎。多用來比喻勇士猛將。解釋:
(一)、咆哮怒吼的虎。多用來比喻勇士猛將。
《詩·大雅·常武》:“進(jìn)厥虎臣,闞如虓虎。” 毛 傳:“虎之自怒虓然。”《后漢書·龐參傳》:“ 宣王 立中興之功, 文帝 建 太宗 之號。非惟兩主有明叡之姿,抑亦捍城有虓虎之助。” 宋 蘇軾 《余來儋耳得吠狗曰烏觜戲為作此詩》:“長橋不肯躡,徑度清深浦;拍浮似鵝鴨,登岸劇虓虎。” 黃懺華 《亡友周仲穆哀辭》:“飛龍?zhí)摮龉牵嵒⒄隣巼_。”
釋義:
1.咆哮怒吼的虎。多用來比喻勇士猛將。
相關(guān)詞語:
打死虎虎而冠捋虎須笑面虎幫虎吃食暴虎馮河杯弓市虎藏龍臥虎鴟目虎吻春冰虎尾豺虎肆虐豺狼虎豹鴟視虎顧除狼得虎垂餌虎口刺虎持鷸打馬虎眼大人虎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