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間
詞語 | 無間 |
---|---|
拼音 | wú jià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沒有間隙:親密無間。(二)、不間斷:他每天早晨練太極拳,寒暑無間。
(三)、不分別:無間是非。
解釋:
(一)、亦作“ 無閒 ”。沒有空隙。指極微小處。
《老子》:“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閒,吾是知無為之有益。”《文選·揚雄<解嘲>》:“大者含元氣,細者入無間。” 李善 注:“無間,言至微也。” 晉 葛洪 《抱樸子·應嘲》:“曠籠天地之外,微入無閒之內。” 唐 崔璐 《覽皮先輩盛制因作十韻》:“小言入無間,大言塞空虛。”
(二)、指精微的義理。
晉 丘道護 《道士支曇諦誄》:“研微神鋒,妙悟無間;塵之所著,在至斯捐。”
(三)、不斷;不分。
《禮記·檀弓上》“不晝夜居于內” 漢 鄭玄 注:“無閒晝夜,恆居于內。”《宋書·禮志四》:“太常丞 韓賁 議:‘按君母之尊,義發《春秋》,庶后饗薦無間。’” 宋 曾鞏 《慰慈圣光獻皇太后上仙表》:“無間親疏,實均欷慕。” 魯迅 《墳·人之歷史》:“凡在地球之上,無間有生無生,決無差別。”
(四)、沒有隔閡;關系極密。
《后漢書·公孫瓚傳論》:“若 虞 瓚 無閒,同情共力……舍諸天運,徵乎人文,則古之休烈何遠之有!” 宋 陳亮 《酌古論·李愬》:“ 愬 復能待以厚禮,示之赤誠,言笑無間,洞見肺腑。” 草明 《乘風破浪》十九:“ 少祥 沒想到,一年到頭融洽無間的伙伴,就在新年和舊年交替的時候,鬧了個不痛快。”
(五)、指沒有疏遠;不要見外。
宋 司馬光 《涑水記聞》卷十六:“上使人諭之曰:‘朕無間於卿,天日可鑒,何遽如此?’” 明 梅鼎祚 《昆侖奴》第一折:“郎君閒暇,須一相訪,無間老夫也!”
(六)、無可非議;無懈可擊。
《論語·泰伯》:“子曰:‘ 禹 ,吾無間然矣。’” 朱熹 集注:“間,罅隙也。謂指其罅隙而非議之也。” 漢 蔡邕 《朱公叔謚議》:“始與諸儒考禮定議,加 陳留 府君以 益州 之謚,是后覽之者,亦無間焉。”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勉學》:“當博覽機要,以濟功業,必能兼美,吾無間焉。” 唐 元稹 《和樂天贈樊著作》:“ 皋 、 夔 、 益 、 稷 、 禹 ,粗得無間然。” 魯迅 《墳·文化偏至論》:“圓滿無間,然后謂之全人。”
(七)、即無間地獄。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續集·<金剛經>鳩異》:“ 地藏 云:‘彼王當入無間,向來風即業風也。’因引 咸 看地獄。” 明 李贄 《復鄧石陽書》:“茍一毫忠赤不盡……便當永墮無間,萬劫為驢,與兄騎乘。” 蘇曼殊 《遯跡記》:“當振大軍於覺海,驅天魔於無間。”參見“ 無間地獄 ”。
釋義:
1.亦作"無閑"。 2.沒有空隙。指極微小處。 3.指精微的義理。 4.不斷;不分。 5.沒有隔閡;關系極密。 6.指沒有疏遠;不要見外。 7.無可非議;無懈可擊。 8.即無間地獄。
相關詞語:
安然無事安然無恙安忍無親暗淡無光暗弱無斷暗無天日奧妙無窮懊悔無及黯淡無光黯然無色案無留牘傲慢無禮蒼白無力把玩無厭白璧無瑕百無禁忌百無聊賴百無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