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絫
詞語 | 黍絫 |
---|---|
拼音 | shǔ lěi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亦作“黍累”。古時極輕的重量單位。通常以十黍當一絫。(二)、比喻極其細微之處。
解釋:
(一)、亦作“ 黍累 ”。古時極輕的重量單位。通常以十黍當一絫。
《漢書·律歷志上》:“權輕重者,不失黍絫。” 顏師古 注引 應劭 曰:“十黍為絫,十絫為一銖。”《文選·陸倕<新漏刻銘>》:“測表候陰,不謬圭撮,無乖黍累。” 呂延濟 注:“六粟曰圭,十抄曰撮,十黍曰累。” 唐 劉禹錫 《平權衡賦》:“黍累無差,毫釐必究。”
(二)、比喻極其細微之處。
唐 白居易 《省試性習相遠近賦》:“積藝業於黍累,慎言行於毫釐。”
釋義:
1.亦作"黍累"。 2.古時極輕的重量單位。通常以十黍當一絫。 3.比喻極其細微之處。
相關鏈接:絫
相關詞語:
不差累黍不失黍絫不爽累黍范張雞黍故宮禾黍禾黍故宮連篇絫牘連篇絫幅麥秀黍離黍離麥秀殺雞為黍黍秀宮庭黍油麥秀脅肩絫足以戈舂黍雞黍之膳積日絫久殺雞炊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