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礬
詞語(yǔ) | 枯礬 |
---|---|
拼音 | kū fán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yǔ) |
形式 | ab式詞語(yǔ) |
意思:
加熱于明礬,去其結(jié)晶,成一種白色粗松之輕塊,用為止血收斂藥。解釋:
(一)、加熱于明礬,去其結(jié)晶,成一種白色粗松之輕塊,用為止血收斂藥。
明 李時(shí)珍 《本草綱目·金石五·礬石》:“礬者,燔也,燔石而成也……今人但煅乾汁用,謂之枯礬。”
釋義:
1.加熱于明礬,去其結(jié)晶,成一種白色粗松之輕塊,用為止血收斂藥。
相關(guān)詞語(yǔ):
熬枯受淡摧枯拉朽摧枯折腐摧枯拉腐摧枯振朽摧朽拉枯得失榮枯焚枯食淡功成骨枯海枯見底海枯石爛涸轍枯魚集苑集枯菊老荷枯枯苗望雨枯木逢春枯木死灰枯木朽株
詞語(yǔ)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