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竿
詞語 | 投竿 |
---|---|
拼音 | tóu gā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投釣竿于水。謂垂釣。《莊子·外物》:“任公子 為大鉤巨緇,五十犗以為餌,蹲乎 會稽,投竿東海,旦旦而釣,期年不得魚。”三國 魏 嵇康《四言》詩:“放棹投竿,優游卒歲。”宋 范仲淹《臨川羨魚賦》:“胡不學投竿之術,自取盈車。”清 陳夢雷《雨夜泊桐廬》詩:“投竿堪寄興,何事嘆飄蓬。”(二)、丟掉釣竿。謂罷釣,借指出仕。相傳 呂尚 釣于 渭 濱,周文王 出獵相遇,與語大悅,同載而歸,以為師。見《史記·齊太公世家》。又 漢 郅惲 曾從 鄭次都 隱于 弋陽山 中,漁釣甚娛,后舉孝廉出仕。見《東觀漢記·郅惲傳》。三國 魏 應璩《與從弟君苗君胄書》:“昔 伊尹 輟耕,郅惲 投竿,思致君於 有虞,濟蒸人於涂炭。”《隋書·煬帝紀上》:“而匯茅寂寞,投竿罕至,豈美璞韜采,未值良工,將介石在懷,確乎難拔?”唐 李商隱《崔處士》詩:“未肯投竿起,惟歡負米歸。”
解釋:
(一)、投釣竿于水。謂垂釣。
《莊子·外物》:“ 任公子 為大鉤巨緇,五十犗以為餌,蹲乎 會稽 ,投竿東海,旦旦而釣,期年不得魚。” 三國 魏 嵇康 《四言》詩:“放棹投竿,優游卒歲。” 宋 范仲淹 《臨川羨魚賦》:“胡不學投竿之術,自取盈車。” 清 陳夢雷 《雨夜泊桐廬》詩:“投竿堪寄興,何事嘆飄蓬。”
(二)、丟掉釣竿。謂罷釣,借指出仕。相傳 呂尚 釣于 渭 濱, 周文王 出獵相遇,與語大悅,同載而歸,以為師。見《史記·齊太公世家》。又 漢 郅惲 曾從 鄭次都 隱于 弋陽山 中,漁釣甚娛,后舉孝廉出仕。見《東觀漢記·郅惲傳》。
三國 魏 應璩 《與從弟君苗君胄書》:“昔 伊尹 輟耕, 郅惲 投竿,思致君於 有虞 ,濟蒸人於涂炭。”《隋書·煬帝紀上》:“而匯茅寂寞,投竿罕至,豈美璞韜采,未值良工,將介石在懷,確乎難拔?” 唐 李商隱 《崔處士》詩:“未肯投竿起,惟歡負米歸。”
釋義:
詞目:投竿拼音:tóu gān注音:ㄊㄡˊ ㄍㄢ
造句:
1、 所以說,劈投法是海邊最常用的大眾投竿法。
2、 投竿后較長時間標沒反應時,可提竿輕挪慢移,加強鉤餌的動感,再放竿等待,這樣的引誘往往會產生奇效。
相關詞語:
苞苴竿牘閉門投轄冰炭不投拔轄投井百尺竿頭百丈竿頭報李投桃背暗投明以碫投卵乘間投隙東投西竄飛蛾投火逢場竿木竿頭日進竿頭直上更進一竿竿頭日上竿頭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