呿嗟
詞語(yǔ) | 呿嗟 |
---|---|
拼音 | qū jiē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yǔ) |
形式 | ab式詞語(yǔ) |
意思:
亦作“呿嵯”。韋帶。解釋:
(一)、亦作“ 呿嵯 ”。韋帶。
唐 白居易 《蠻子朝》詩(shī):“清平官持赤藤杖,大將軍繫金呿嗟。” 唐 元稹 《蠻子朝》詩(shī):“清平官繫金呿嵯,求天叩地持雙珙。” 陳寅恪 箋證:“新傳(《新唐書·南詔傳》)云:‘佉苴,韋帶也。’……‘呿嗟’、‘呿嵯’皆‘佉苴’之異譯。”參見“ 佉苴 ”。
釋義:
拼音:qù jiē注音:ㄑㄩˋ ㄐㄧㄝ繁體:呿嗟亦作“ 呿嵯 ”。 韋帶。唐 白居易 《蠻子朝》詩(shī):“清平官持赤藤杖,大將軍系金呿嗟。” 唐 元稹 《蠻子朝》詩(shī):“清平官系金呿嵯,求天叩地持雙珙。” 陳寅恪 箋證:“新傳(《新唐書·南詔傳》)云:‘佉苴,韋帶也。’……‘呿嗟’、‘呿嵯’皆‘佉苴’之異譯。”參見“ 佉苴 ”。
相關(guān)詞語(yǔ):
鰲擲鯨呿叱嗟風(fēng)云咄嗟便辦咄嗟叱咤咄嗟立辦咄嗟之間嗟悔無(wú)及嗟來(lái)之食樂(lè)嗟苦咄嘆老嗟卑瞻望咨嗟扼腕興嗟鯨呿鰲擲仰屋興嗟意烏猝嗟口呿舌撟嗟悔亡及嗟傷
詞語(yǔ)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