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
詞語 | 朱文 |
---|---|
拼音 | zhū wé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指印面文字凸起,用印泥鈐蓋出現的紅字。解釋:
(一)、紅色花紋。
《后漢書·王龔傳論》:“晨門有抱關之夫,柱下無朱文之軫。” 李賢 注:“朱文,畫車為文也。” 唐 王維 《送崔五太守》詩:“ 長安 廄吏來到門,朱文露網動行軒。”
(二)、印章上凸起的字,印文呈紅色。也稱陽文。
明 楊慎 《升庵詩話·石碣陽鐫額》:“三代鐘鼎文有款識,隱起而凸曰款,以象陽;中陷而凹曰識,以象陰,刻之印章,則陽文曰朱文,陰文曰白文。” 清 黃景仁 《桂未谷明經以舊藏山谷詩孫銅印見贈》詩:“脫囊贈我一銅印,精絶審是潑蠟為。朱文字減土數一,彷彿西江派中人所遺。”
釋義:
朱文,漢語詞語。有“雕刻品上凸起的文字”的意思,還可做人名,較著名的有清朝水師朱文,作家、導演朱文等。
造句:
1、 篆刻中,印字凸起的陽刻叫朱文,反之的陰刻則為白文,繆篆為漢魏時期制印常用的篆書字體,以形體勻整、屈曲纏繞具綢繆之意而得名,字體為繆篆,寫得古樸嚴謹,勾畫非常端正。馬伯庸
2、 朱文君,1972年生于大連,現為遼寧省美術學家協會會員。
相關詞語:
百代文宗表面文章博文約禮不立文字不文不武白白朱朱白發朱顏班馬文章半文半白半文不白秉文兼武秉文經武不名一文不直一文才兼文武粗通文墨出文入武大塊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