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痛詔
詞語 | 哀痛詔 |
---|---|
拼音 | āi tòng zhào |
字數 | 3字詞語 |
形式 | abc式詞語 |
意思:
封建帝王因災害頻至、民不聊生、內外交困而下的罪己詔書。《漢書·西域傳贊》:“﹝ 武帝 ﹞末年遂棄 輪臺 之地,而下哀痛之詔,豈非仁圣之所悔哉!”前蜀 韋莊《贈薛秀才》詩:“但聞哀痛詔,未睹凱旋歌。”朱克敬《瞑庵雜識》卷一引 清 蔣琦齡《中興十二策》:“不幸而運值中否,災害并至,則必下哀痛之詔,追悔既往,深自刻責,期與天下更始。”解釋:
(一)、封建帝王因災害頻至、民不聊生、內外交困而下的罪己詔書。
《漢書·西域傳贊》:“﹝ 武帝 ﹞末年遂棄 輪臺 之地,而下哀痛之詔,豈非仁圣之所悔哉!” 前蜀 韋莊 《贈薛秀才》詩:“但聞哀痛詔,未睹凱旋歌。” 朱克敬 《瞑庵雜識》卷一引 清 蔣琦齡 《中興十二策》:“不幸而運值中否,災害并至,則必下哀痛之詔,追悔既往,深自刻責,期與天下更始。”
釋義:
哀痛詔,典故名,典出《漢書》卷九十六下〈西域列傳下〉。“﹝武帝﹞末年遂棄 輪臺 之地,而下哀痛之詔,豈非仁圣之所悔哉!”封建帝王因災害頻至、民不聊生、內外交困而下的罪己詔書稱為“哀痛詔”。
相關詞語:
哀哀父母哀哀欲絕哀兵必勝哀而不傷哀感天地哀感頑艷哀感中年哀告賓服哀鴻遍野哀毀骨立哀梨蒸食哀絲豪竹哀思如潮哀天叫地哀痛欲絕哀鴻遍地哀毀瘠立哀聲嘆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