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吏
詞語 | 能吏 |
---|---|
拼音 | néng lì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能干的官吏。解釋:
(一)、能干的官吏。
《漢書·張敞傳》:“ 望之 以為 敞 能吏,任治煩亂,材輕,非師傅之器。” 唐 杜甫 《劉九法曹鄭瑕丘石門宴集》詩:“能吏逢聯璧,華筵直一金。” 宋 陸游 《書<空青集>后》:“始為家賢子弟,中為時勝流,晚為能吏。” 王闿運 《<衡陽縣志>序》:“婁典名郡,亦曰能吏,反復好亂,終隕其祀,述《王敬則列傳》。”
釋義:
1.能干的官吏。
造句:
1、 能吏尋常見,公廉第一難。元好問
2、 認真完成交付之任務的人,可稱為能吏。而將所有事納入視野,并能立即把職責和世情聯系起來,適度裁斷者,便可為重臣。故,很多時候,吏做不了重臣,重臣亦不必須做得了能吏。
相關詞語:
愛莫能助百無一能不能自拔不能自已材能兼備稱賢薦能踔絕之能逞強稱能逞異夸能聰明智能德薄能鮮登高能賦妒能害賢妒賢嫉能得薄能鮮妒賢疾能多能多藝耳熟能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