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集
詞語 | 冬集 |
---|---|
拼音 | dōng jí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職事官員任滿后,按規(guī)定冬季集于京師參加銓選,謂之冬集。始于 唐 代。解釋:
(一)、職事官員任滿后,按規(guī)定冬季集于京師參加銓選,謂之冬集。始于 唐 代。
《新唐書·選舉志下》:“六品以下始集而試,觀其書、判。已試而銓,察其身、言;已銓而注,詢其便利而擬;已注而唱,不厭者得反通其辭,三唱而不厭,聽冬集。”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銓曹》:“ 高宗 龍朔 之后,以不堪任職者眾,遂出長牓放之冬集,俗謂之‘長名’。” 唐 段成式 《劍俠傳·賈人妻》:“公授官之期尚未,出游之資且無,脫不見鄙,但同處以須冬集可矣。”
釋義:
冬集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dōng jí,是指職事官員任滿后,按規(guī)定冬季集于京師參加銓選。
相關詞語:
百感交集悲喜交集百端交集殘冬臘月成群集黨攢三集五冬烘先生冬裘夏葛冬日可愛冬日夏云冬扇夏爐冬溫夏凊冬烘頭腦冬箑夏裘冬溫夏清肥冬瘦年蜂附云集蜂攢蟻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