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形
詞語 | 忘形 |
---|---|
拼音 | wàng xí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失去禮貌或言行的分寸:得意忘形。(二)、舊指朋友之間沒有禮貌上的拘束。
解釋:
(一)、指超然物外,忘了自己的形體。
《莊子·讓王》:“故養志者忘形,養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矣。” 前蜀 韋莊 《對酒》詩:“何用巖棲隱姓名,一壺春酎可忘形。” 宋 秦觀 《滿庭芳》詞:“時時,橫短笛,清風皓月,相與忘形。” 清 潘陸 《同朱士葉北固山用唐人韻》:“高人住巖壑,永日與忘形。 江 愛秋濤壯,山憐宿雨青。”
(二)、形容過度高興而失去常態。
漢 蔡邕 《琴賦》:“於是歌人恍惚以失曲,舞者亂節以忘形。” 陳殘云 《山谷風煙》第十四章:“ 朱細芳 忘形地撲向 周祺 ,好像 周祺 就是她日夜想念、而又杳無音信的親哥哥。”
(三)、謂朋友相處不拘形跡。
唐 白居易 《效陶潛體詩》之七:“我有忘形友,迢迢 李 與 元 。” 元 劉致 《折桂令·閑居自適》曲:“與農父忘形爾汝,醉歸來不記誰扶。”《兒女英雄傳》緣起首回:“必是先有了這個心,才有古往今來那無數忠臣烈士文死諫武死戰……才有 漢光武 、 嚴子陵 的忘形。” 丁玲 《一九三○年春上海》之一:“他們從前是多么忘形的親熱過。”
釋義:
忘形,原指超然物外,忘了自己的形體,后形容過度高興而失去常態。亦指朋友相處不拘形跡。
造句:
1、得意忘形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得意忘人、得意忘心,忘了世界上還有別人的存在,忘了做人要有良心。
2、得意不忘形,失意不變形。
相關詞語:
忘年交忘形交安不忘危案牘勞形背恩忘義彪形大漢不忘溝壑不忘故舊半面不忘背義忘恩避影匿形兵無常形不拘形跡不露形色藏形匿影寵辱皆忘澄神離形出公忘私